传统村落保护汇报材料
传统村落保护汇报材料篇一:2014年传统村落工作总结
2014年云山屯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
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
自云山屯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首批集中成片50个传统村落之一后,在省、市文物局的指导下,西秀区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整合各方面的项目资金,做好云山屯村的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2014年西秀区云山屯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督导
2014年5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勇和省文物局副局长张勇为组长,西秀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政府办、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区住建局、区财政局为成员的西秀区云山屯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10月,省文物局文物资源利用处张玉娟处长代表省级指导部门进行协调联系,由西秀区王晓宁副区长率区文广局副局长张靖、区住建局副局长张?、七眼桥镇副镇长刘永江、云山屯村支书杨金、本寨村长梅德安一行到黔东南大利村、地扪村进行交流学习。此行让与我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相关人员直观感受资源之间的对比,进一步认清自身优势与特点,更好地开展保护利用工作。
2014年10月至年底,贵州省文物局张勇副局长多次抵达村落现场与西秀区各级相关领导交流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具体实施意见。在此期间通过文管所的反复调查,参考《云山古建筑群保护规划》结合村落现状的实际情况,在征求领
导与专家的共同意见后,明确了云山屯古建筑群(含本寨)47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
(二)技术指导
经过多方咨询,我区特别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在业内有较高声望的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董卫院长作为现场指导专家。11月,东南大学团队入驻本寨村,对村寨作了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并编制两处四合院的保护维修设计方案。同时我们也力邀贵州省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为云山屯编制方案。在艰苦的条件下省文保中心入驻云山屯村进行深入调查,通过近三个月的努力编制完成了云山屯村20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的维修设计方案。
(三)方案批复
目前,云山屯获得国家文物局同意批复的有《云山古建筑群保护规划》、《西秀区云山屯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总体方案》、《云山屯古建筑群防雷工程立项》、《云山屯古建筑群(含本寨)--金家大院维修工程立项》、《云山屯古建筑群(含本寨)--杨家大院维修维修工程》、《云山屯古建筑群(含本寨)--财神庙和水碾房工程》、《云山屯古建筑群(含本寨)--沈小明宅维修工程》。 2015年初,由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云山屯古建筑群(含本寨)19处重点文物保护建筑的维修设计方案进行评审。方案均通过评审获得同意批复。
(四)工程实施
12月20日,云山屯传统村落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维修工程由具有相应建筑资质的贵州保利文物古建有限公司承建。由河南东方文物建筑监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同时委托村委参与监督工程。工程实施由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
业主方代表(村委)共同进行工程量测算。四方对测量结果认可后分别在认定表中签字后方可启动的维修工程。
2015年1月,北京城建院一行四人抵达云山屯进行现场调研,按照国家文物局的要求,由该单位编制《云山屯古建筑群消防规划设计方案》。
2015年2月27《云山屯古建筑群防雷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公开招投标。
(五)经费保障
2014年由国家文物局下拨的与云山屯古建筑群(含本寨)的相关经费达1527万元。本次经费使用文物部门主要投入在云山屯村。本寨村由省文化厅领导与省旅投公司协调投入维修。
此外,2014年以来我区先后整合省文化厅、文产办的古遗址保护经费8万元,七眼桥镇政府建设的文化大院5.3万元
(六)展示利用
贵州省政府已确定第二轮首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安顺市召开,陈敏尔省长要求安顺市要打造黄果树、大屯堡的旅游姊妹篇,目前安顺市已将云峰屯堡作为的第二轮首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场首选地。西秀区将按照国家和省文物局的要求,遵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的安排部署,依据《西秀区云山屯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总体方案》,将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屯堡旅游开发形成有机结合,整合投资2.5亿元的
云峰屯堡景区升级打造项目、1235万元的大屯堡道路网建设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本寨至鲍屯至型江河的河道进行治理项目,使云山屯古村落群的保护在第二轮首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得到充分的展现,成为全省以至全国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的典范。
(七)制度机制建设
与省政府下属的贵州省旅游投集团合作,打造大屯堡旅游景区,在工作中切实加大保护展示利用,注重屯堡地戏、山歌等的传承与保护,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旅游开发力度,调动村民参与保护与利用的积极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组建了屯堡少儿地戏学校。同时旅游公司员工中90%是以当地村民为主,并为当地村民购买了新农合保险。
传统村落保护汇报材料篇二:关于申请某某镇村落保护发展示范项目申报书
关于申请某某镇村落保护发展示范项目申
报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传统村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根,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但是,近些年来我镇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的状况日益严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为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应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 某某镇紧临县城、交通区位突出、产业发展较好、旅游资源丰富等特点,将其作为全县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乡镇、对接某某县城新城建设区、城乡旅游重要聚散地、省级工业集中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区进行规划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某某镇已列入第二批省级示范镇范围,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飞水谷乡村游景区、长潭岗水库水上风景旅游景区,周边正在建设拉毫风情小镇等乡村旅游景区。xx平方公里的省级工业集中区已经获批正在该镇境内加紧建设,引进了xx家企业入驻,今年内将建成xx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规划建设大学生就业孵化基地等主要项目。
二、项目建设思路
通过地方、村民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使某某镇文化遗产得到基本保护,具备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的防灾安全保障、基本的保护管理机制,逐步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
立足毗邻古城的区位优势,依托省级工业集中区、红旗新区、二级公路城市带建设规划优势,充分发挥比较坚实的工业基础、开始成型的旅游开发、起步较早的产业开发等发展优势,将某某镇建设成承接古城旅游转移的旅游风情小镇。
三、主要建设重点
以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环境为契机,整治和完善镇内道路、供水等基础设施。整治文化遗产周边、公共场地、等公共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一)加快“三纵四横”建设。目前,我国已确定规划用地面积和布局制定对居民住宅和供电、供水、道路、绿化、燃气、排水等一些基础设施以及敬老院、卫生院、中小学校、幼儿园等社会公益设施进行了统一规划。当务之急就是加快镇区“三纵四横路网”项目建设,(“三纵”指的是凤大二级公路、S308道、凤大二级路与S308中间道,“四横”指的是xx桥、xx中学、xx、烟草站至xx二级公路,已进入全县重点实施项目。)
(二)加快老街道改造。要加快拆除街道两旁占道旧房,对部分立面不协调居住房进行搬迁,加快原有街道扩宽至21米,完成“白改黑”改造,两边建成两条三线入地的标准化排水沟,建成两条3米宽的标准化人行道,同时进行亮化、绿化。同时,在镇区居民区安装污水管网,把所有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放到污水处理区。
(三)农贸市场搬迁。我镇省道的临时农贸市场空间小、条件差,
不仅影响镇区环境面貌,更不利于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切实治理脏、乱、差及以街为市、占道经营现象,为全镇人民营造了一个整洁靓丽、规范有序、文明祥和的集镇购物消费环境。把位于省道的临时农贸市场进行整体搬迁至二级路旁。
(四)新建居民安置区。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镇以优化镇区空间布局、加快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宜居水平为目标,加快实施老城改造和工业园建设。为了保障在老城改造及工业园建设中失地的群众的权益,需新建三公里面积安置区。
(五)河道改造。河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在农村,它担负着灌溉、排污、养殖等多种用途。然而,在近些年来由于镇区没有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被随意排放到河道里以及河道周围居民随意向河道内倾倒生活垃圾,导致我镇范围瓦场至土桥坳回龙溪河道水质变差,河岸坍塌,河道变窄河面经常漂浮垃圾等现象。同时,由于河道几乎没有任何防洪设施,为保证该河段的设施安全和群众生产生活的便利,建议在这段河道两岸修建防洪提,码头、加固河坝等设施,
。
传统村落保护汇报材料篇三:传统村落保护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九里村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联合镇国土、城管、公安、九里村委会等部门和单位合力开展工作,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积极开展调查摸底工作。由住建办、文体中心、九里村委会联合开展对九里村的村庄、房屋、老街、古文物等现状的调查登记,摸清底数。做好村落文化遗产详细调查,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
3、科学编制九里村落保护规划。要以延陵古镇总体规划为指导,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等的编制,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总体保护规划、村落保护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逐步完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依据和思路,切实做到“先规划,再设计,后实施”。
4、启动九里村落保护修缮工程。一是恢复九里村落东西南北老街;二是新建吴氏宗祠;三是改造九里古村落部分危房;四是在不破坏村落历史要素和特色的基础上,完善水电、路面、路灯、排污、垃圾收集和公共交通等相应的配套设施,营造古朴、干净、明亮的村庄环境。
5、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切实加大保护执法力度,加强传
统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国土、城管、公安等单位进行对传统村落文化古迹的联合执法,严厉打击破坏传统村落文化古迹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对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古迹进行重点保护修善,美化村居环境。将传统村落文物古迹进行编号排序,装订成册。
6、多渠道引入资金。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障传统村落保护的专项资金,同时积极探索民间资金投入机制,倡导具有一定实力和资质的企业、单位,参与到对九里村落的保护和开发。
相关热词搜索:村落 汇报 传统 保护 材料 传统村落保护保障措施 传统村落保护方法 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